《2010年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》顯示,成本相對較低充裕高技術人才支持下,我國制造業當前未來5年內均被視為競爭力最強勁國家。
國雄居榜首
報告顯示,目前,國全球最具制造業競爭力國家,印度緊隨其后,韓國第三,美國第四,巴西日本分列第五、第六。5年后,亞洲巨擘將保持競爭實力,國、印度韓國保持現狀,繼續雄踞榜單前列。
德勤國制造業小組領導人楊瑩認為,過去10年,國制造行業知名度獲得提升,尤其外國外包生產、外國直接投資等方面。
報告還顯示,受訪者紛紛認為國大部分競爭力因素方面都具備優勢,這些因素包括創新型人才、勞動力與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與政策等。
老牌大國滑落
報告認為,未來5年,美國、日本、德國這3個20世紀末主要制造超級大國競爭力預計會下降。其,美國從目前第四位降到第五位,日本從第六位降到第七位。波蘭、泰國等國制造業競爭力排名會提升。墨西哥、波蘭泰國,過去并非如巴西俄羅斯經常被譽為新興經濟體,但這一調查顯示,它們制造業競爭力未來5年內會提升。
此外,德勤全球制造業小組主管合伙人HansRoehm表示:未來5年,所有西歐國家排名預計將告全線下滑,這個問題會讓整個歐洲大陸擔憂,而歐元持續動蕩將促使問題加劇。德勤美國副主席及消費與工業產品行業領導人CraigGiffi坦言,制造業心地帶將繼續向新興市場轉移,尤其亞洲。
人才成為關鍵
隨著全球各地制造商相繼將科技平臺界面整合至他們產品上,制造業競爭力正由強大人才基礎推動。報告顯示,除了墨西哥南非外,其他所有地區均最為重視前三大競爭力提升因素為:創新型人才、勞動力與原材料成本、能源成本與政策。大部分受訪者將擁有創新能力人才評為提升競爭力最重要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