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政策影響經濟發展關鍵因素,曾經,憑借資源國家優惠政策,國棕剛玉生產從十幾萬噸猛增到現200多萬噸,國成了全球棕剛玉生產大國。生產大國地位給我們資源環境帶來了壓力。十七大提出,經濟發展方式轉變,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、勞動者素質提高、管理創新轉變。國家擬定了一系列辦法來對高耗能產品發展進行不同程度限制。提高行業準入門檻,淘汰能耗高、污染嚴重落后生產能力,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。
不可再生資源鋁礬土,磨料生產主要原料。氧化鋁項目頻頻上馬,嚴重影響了棕剛玉生產原料來源。棕剛玉生產企業今后要得到質量好、較低價格高鋁礬土,非常難。電、油、煤、運價格也不斷上調,逼迫棕剛玉企業生產成本持續上升。國家產業政策對低水平資源型產品進行限制,對過量落后生產能力限期淘汰。盡管這次取消出口退稅商品清單與磨料磨具行業相關比較少,但國家大力號召節能減排不斷深入,行業面臨著產業升級。
磨削與銑、刨車削常規加工材料上競爭可能難分高下,但一碰到新一代材料如陶瓷、金屬陶瓷、復合材料、晶須增強材料超耐高溫合金就只能用磨削加工了。盡管硬車削已經替代了很多磨削加工,但由于粘結技術進步高級磨料應用,磨削依然保持強勢。高效率、高精度自動化現代制造技術追求目標。隨著高科技產品不斷涌現,零件加工精度表面完整性愈來愈高。傳統磨削正向超精密磨削、超精密研磨拋光等方向發展。為了提高磨削效率,采用增大單位時間內作用磨粒數、增大磨削平均斷面積及增大磨削平均長度等許多高效率磨削技術。其重負荷荒磨、超高速磨削、砂帶磨削高效深磨技術發展尤為引人注目。大批新磨削加工技術出現開發,近年國外磨削技術發展突出方面。磨削機械加工不可替代而且逐漸擴展加工方法,磨料磨具行業更有著廣闊前景。
當前國內磨料磨具行業,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,主要表現:(1)高技術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,依賴進口;低檔通用產品出現結構性過剩,造成積壓、拖欠貨款價格戰。(2)全行業生產能力已成規模,但具體生產能力較分散、企業規模小,規模效益差。(3)技術開發能力弱,自有知識產權產品技術少,沒有掌握產品開發主動權。(4)產品品種少,產品雷同;技術含量低;不能保持產品持續質量穩定。(5)磨料磨具行業國內名牌含金量低,更少有國際名牌。
面對國家政策形勢,順勢而上,還逆勢而行,國磨料磨具行業需要轉型。2010年已經過去半年,磨料市場仍然延續危機時供應偏緊狀況,實際上,轉型幾年前就開始了,這種轉變會有以下趨勢:行業企業更加關注企業發展宏觀環境變化,行業內企業之間溝通、交流合作會更加頻繁緊密。企業開始自身調整,以適應環境變化。行業內企業分化重組也將開始,具有實力大企業將成為兼并重組主體,同時也勢不可擋地根據市場法則淘汰一些企業。企業發展技術創新將更加受到重視,有遠見企業會對技術水平提升會更加重視。對外貿易將會提高質量水平,與具有資源優勢國外合作將會增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