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來,云南磷肥工業在經歷了2008年刻骨銘心的嚴寒之后,2009年終于走出了低谷,2010年迎來了回升向好的喜人局面,回首三年歷程,令人感慨難忘。
今年1——3季度,云南磷肥工業雖因百年不遇的大旱,造成嚴重缺水缺電以及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,但在省政府的關懷下,在電力、鐵路系統的有力支持下,抓住機遇、克服困難,生產由平穩上升逐步走向回升向好。
據云南省磷化工協會統計,截止三季度末,云南省硫酸產量(折百,下同)完成780萬噸,同比上升17%;云南省磷肥總量(折純,下同)完成265萬噸,同比上升19%,其中,高濃度磷復肥產量完成230萬噸,同比上升26%,占磷肥總量的87.15%,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,已接近90%的奮斗目標。云南高濃度磷肥比例若達到90%以上,則標志著云南磷肥產品結構的調整開始邁入新的理想發展階段,更好地為我國現代化農業多做貢獻。
回顧過去三年的“嚴寒——低谷——回升”歷程,云南大型骨干企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“中流砥柱”作用。2008年,云南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云天化國際”)因眾所周知的政策影響,以20多億的虧損代價支撐了云南磷肥工業,也為我國磷肥工業的發展做出了“功不可沒”的重要貢獻,應該載入中國磷肥工業史冊,以警示后人。
云天化國際今年1——3季度,硫酸產量完成438萬噸,同比上升12%,占全省56%;高濃度磷肥產量完成179萬噸,同比上升15%,占全省78%。其中,一銨34萬噸,同比上升22%,占全省71%;二銨122萬噸,同比上升20%,占全省87%;重鈣21萬噸,同比下降8%,占全省58%?梢,云天化國際對云南和我國磷肥工業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由于全球氣候不確定的變化,給人類的生命財產、農業生產、經濟發展、生態環境等帶來嚴重災難,將會造成全球農業對磷肥的需求,樂觀的預測,全球對磷肥比較旺盛的需求,將會持續到2011年,這段時間應該是磷肥工業發展的良機,期望不要重蹈2008年覆轍,尤其是國家政府有關部門。
基于上述,預測2010年云南省硫酸產量可望達到1090萬噸,同比增長17%,約占全國17%;云南省磷肥總量可望達到377萬噸,同比增長19%,約占全國26%,其中,高濃度磷肥可望達到328萬噸,同比增長26%,約占全國30%;云南高濃度磷肥比例可望達到省內磷肥的87%。
云天化國際預計2010年硫酸產量可望達到587萬噸,同比增長12%,占全省54%;高濃度磷肥產量可望達到241萬噸,同比增長15%,占全省74%,約占全國22%。
目前,磷肥工業產銷形勢雖然比較好,但存在不少不確定因素,尤其是政策優化、資源配置、行業整頓等重大致命因素,為此提出以下建議,供國家有關部門參考。
一、政策優化。政策是一把“雙刃劍”,運用得當,會促進產業發展和提升,若運用不當或失誤,將傷害產業的存在與進步。因此對磷肥工業三年來所實施的各項產業政策,應認真地進行反思總結,切實地從實際情況出發,優化調整現有政策,為我國磷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護航保駕。
二、資源配置。這里所說的資源配置主要是指硫磺和磷肥。
硫磺是云南也是我國磷肥工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原料。目前對進口硫磺的依存度較高,云南省硫酸產量中,70%為硫磺制酸,基本依賴進口硫磺;全國硫磺制酸比重約為46%,83%以上依賴進口;雖然國產硫磺逐年增長,但短期內尚難挑起大梁。因此建議借鑒我國石油供制的一些思路和做法,研究調整和逐步建立我國硫磺的長遠供求機制,努力消除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盲目性,尤其要遏制市場投機炒作,減少對我國磷肥工業的傷害。
其次是磷肥市場的配置,考慮到我國磷肥主產地與消費主市場相距較遠,我國目前的物流成本又較高的實際,應逐步建立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統一運行機制,實施有進有出的機制,進出比例可控制在20%左右,進出總量大體平衡。例如,我國磷肥,特別是云貴高濃度磷肥若運往華北、東北等主要磷肥消費區,不如從國外進口合算,而將云貴高濃度磷肥銷往東南亞、南亞等國,不僅經濟效益好,在政治上也會發揮一定正面作用。因此建立磷肥有進有出的長遠市場運作機制勢在必行。
三、行業整頓。我國磷肥行業秩序并不樂觀,不僅表現在高濃度磷肥的發展上,而在現有裝置的生產經營、市場流通上也存在諸多問題,例如鉆普鈣標準中沒有水溶性磷的指標的空子,以飼鈣裝置副產的白肥冒充普鈣銷售,不僅坑農,更傷害了普鈣這一傳統產品,傷害了普鈣行業。因此,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抓緊出臺磷肥各種產品的“準入條件”,抓緊修訂有關磷肥品種的技術標準,逐步整頓我國磷肥行業,優化布局,提高產業集中度,提升科技水平,增強綜合競爭力等。